![]() | 石柱黃連 ![]() ![]() 以“黃連之鄉”──石柱縣所產最負盛名,其根條肥壯,質地堅實,肉色紅黃,過去多為朝廷貢品,有清熱祛濕、瀉火解毒之藥效!∈h境內有16個鄉鎮、3萬農戶、10萬連農種植黃連,目前常年黃連在地面積達5萬多畝,年產黃連1200噸,產值1.2億元,占全國產量的60%以上!笆S連”品質優良,享譽中外,銷往全國各地,遠銷朝鮮、韓國、越南、印度、新加坡、香港、澳門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S水土壤、水質、氣……[詳細] |
![]() | 石柱長毛兔 ![]() 自農村改革,特別是1984年成立自治縣以來,石柱從縣情出發,科學決策,調整農村產業結構,以發展長毛兔為主體的節糧型畜牧業,經過20多年,長毛兔從無到有,從零星養殖到規模生產,由少到多,從集約化經營到產業化推進,兔業崛起在石柱土家山寨。2004年圈存長毛兔241.2萬只,連續13年保持在200萬只以上規模,有80%的鄉鎮養兔,建立示范鄉鎮14個,示范村20個,科技示范園3個;發展100只以上規模戶……[詳細] |
![]() | 石柱莼菜 ![]() 莼菜,古時為貢品,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晉書》記載“莼菜鱸膾、王爵慕之”。莼菜屬多年生睡蓮城草本植物,是江南“三大名菜”(菱白、鱸魚、莼菜),含蛋白質、糖、鐵和天門冬、亮氨酸等多種營養成份,有消腫、解毒、美容、減肥之功效,日本、美國、韓國、中國的醫學專家確認莼菜可治療胃癌、食道癌等多種疾病。目前,在世界上除我國石柱黃水、杭州西湖、利川佛寶山三大莼菜基地外,只有日本尚有少量栽培。隨著石柱黃水……[詳細] |
![]() | 石柱辣椒 ![]() 為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縣委縣政府立足自身資源優勢,選擇具有地域特色和良好市場前景的小辣椒作為我縣農業產業發展的重點。通過不懈努力,已建成川渝最大的辣椒生產縣,成為在全國有較強競爭力的特色 大產業。石柱縣辣椒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就已出口韓國、斯里蘭卡等國家。2000年縣委、縣政府把辣椒產業作為一項重點產業來發展,從山東、貴州引種,在三益試種500畝并喜獲豐收。歷時4年,面積從500畝倍速增加……[詳細] |
![]() | 石柱金音石硯 ![]() 石柱金音石硯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大歇鎮石柱金音石硯專業經濟協會金音石硯——產于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鳳凰硯臺灣,是石柱土家山寨獨有的優質硯臺石材經過手工雕刻制作而成,巾幗英雄秦良玉所用之硯長21、4厘米,寬14、3厘米,其硯石堅如金剛,黑而發亮,細膩如玉,素有黑玉之稱。敲擊時發音與金屬發音相似,因而得“金音石硯”之名。其硯不僅具有實用性和觀賞性,更具收藏價值。用這種金音石制作的石硯,以其色澤墨黑,細膩如……[詳細] |
![]() | “倒流水”——位于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西北角,現為大歇鎮流水行政村委會所在地(曾經是原石柱縣鳳凰鄉政府所在地),下屬行政組5個,共有1500多人,土家族人口1300多人,占90%以上,方圓約20平方公里,地處海拔近1000米,位于忠(縣)、豐(都)石(柱)三縣交匯處,與忠縣石子鄉、同合鄉、豐都縣太運鄉、龍孔鄉接壤。倒流水鄉場自解放前至今有趕集歷史(現趕二、五、八)。其地形有上街、下街之分,下街自然水流……[詳細] |
![]() | “老深山”純天然都巴粉,又名蕨根粉,是用珍稀植物———野生蕨的根制作的淀粉。被人們譽為“黑色食品”,古人以“堆盤吹熟紫瑪瑙,入口嚼碎明琉璃”的詩句贊美。它不僅粘糯爽口,還有清熱解毒健脾開胃、潤肺止咳、防癌、降血壓之食療功效。是土家山寨的土家人招待貴賓和饋贈親友的上等佳味! 《及偷脑鲜寝Ц,顧名思義,是從蕨的根莖中提取的淀粉。蕨又名鋸菜、龍頭菜、拳頭菜、蹩腳,為鳳尾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素有“山……[詳細] |
![]() | 到了石柱,就一定要喝石柱的咂酒。所謂咂酒,其實就是米酒的一種,古人常說的“甘醴”就是它了。漢代著名的辭賦家司馬相如有歌詠:“蜀南有醪兮,香溢四宇,促吾幽思兮,落筆成賦!边凭漆勗斐绦蚝唵味知毺:將已發酵的高粱或大麥,儲藏在一個陶制壇子里,用泥土將壇口密封。8天左右,壇子里的高粱或大麥糟就開始浸出潔瑩透明的液體來,這就是咂酒。飲用咂酒時,往壇子中注冷開水,從壇口插人小竹管,隨飲隨取,非常方便。每遇……[詳細] |
![]() | 獨特生產方法和灌制工藝,讓酒與楠竹一起生長,是目前國內獨創的復式發酵生產工藝,經第二次自然發酵后,釀成成熟的竹筒酒,采收后只作簡單成品加工處理,而不做任何的再生產或密封加工處理。從而讓產品始終保持原生態特性。公司獨立研制的灌制工藝讓灌過酒的楠竹不會留下任何灌制過的痕跡,堪稱一絕 竹筒酒對楠竹的選擇要求海撥高、多雨多霧、空氣濕潤的環境。公司選擇的楠竹林是在石柱黃水平均海撥800米以上山里生長的楠竹……[詳細] |
![]() | 綠豆面產于重慶石柱。 綠豆面以綠豆、大米、綠葉蔬菜以及淀粉、菜油為原料。制作時,篩去豆類中的泥砂雜物后磨碎,磨時將磨的進孔填滿,使其磨得稍碎,再放容器中加清水浸泡。浸泡時間隨季節而定:冬天1晝夜,夏天半日。潷去水時揀去豆皮。大米用清水浸至用手捻壓呈粉狀無硬心,潷去水后備用。將綠葉菜洗凈、切碎,同浸泡好的豆瓣、大米拌均勻,然后加適量清水磨成漿,再在磨好的漿中加入淀粉調勻。柴火最好,待平鍋三成熱時,用……[詳細] |
![]() | 黃水森林菇菌種類多,香味和質感都十分獨特,加上含豐富蛋白質、氨基酸及維他命,近年更成為健康飲食的一大熱點,不論中外游客都經常以菇菌入饌。石柱土家人向來有吃野生菌的傳統,對各種菌類的辨認更有其獨到的經驗和技巧,吃法多樣,可燒、可烤、可煎、可炒、可煮、可燉,近年又推出了獨特的野生菌宴。野生菌宴和連茶、莼菜羹一樣,是土家特色新飲食文化的代表。它由牛肝菌、大腳菌、千夫頭、九月香、雞腳菌,黃絲菌等20余種天……[詳細] |
![]() | 辣椒是土家人一年四季的一道家常菜,蒸、炒、煮、鹵、拌,均要放辣椒,“紅油辣子”更是常用的調料。鲊辣椒是以石柱紅辣椒和玉米面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將鲊海椒在鍋中焙熟后與土家臘肉一起炒食或作扣碗底料蒸食![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