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正宗的貼餑餑熬小魚不是分開做,而叫“一鍋熟”,就是貼餑餑和熬小魚同時在一鍋里做熟上桌其味道與山珍海味媲美。制做貼餑餑熬小魚,魚要選擇個頭小的,最好是活的白鱗小鯽魚,肉嫩刺軟棒子面是當年的新鮮糧食。農家用的大鍋燒熱后,鍋底熬魚,鍋幫四周轉著貼滿餑餑。柴禾不能燒得太猛太久,要注意掌握火候,溫火把作料靠凈。到時一揭鍋蓋,香味四溢。餑餑出鍋,黃燦燦的結著一層焦嘎,咬一口,又脆又香,再就著熬小魚,連魚刺……[詳細] |
![]() | 徐堡大棗 ![]() 徐堡村以棗樹種植為主導產業,棗樹種植面積達1500畝,農民人均純收入17867元。2003年該村成立了棗種植專業合作社,在保留傳統棗樹的基礎上,先后引進了金絲小棗、贊皇大棗、梨棗、冬棗等十幾個品種,并通過自主研發,培育出可提前一個多月上市的人參棗、靈芝棗等早熟新品種。為更好發展一村一品建設,該村依托合作社,本著“民管、民辦、民受益”的原則,圍繞大棗生產的特點開展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合作社擁有……[詳細] |
![]() | 燒餅,屬大眾化的烤烙面食。在天津這類面食品種頗多,有大餅、烤餅、芝麻燒餅、油酥燒餅、起酥燒餅、發面堆、糖麻醬燒餅、爐干燒餅、缸爐燒餅、羅絲轉燒餅、油酥肉火燒、什錦燒餅、爐粽子、杜稱奇火燒、牛舌餅等100多個花樣。1976年天津唐山大地震,天津飲食業經營的烤烙面食發揮了抗震救災積極作用,尤其是烤餅,大餅、燒餅,受到了全市人民高度贊揚。 天津烤餅,曾一度最受老百姓的喜愛。它價格低廉,經濟實惠,可……[詳細] |
![]() | “龍須面”是我國北方傳統風味筵席面點品種之一,是從山東抻面演變出來的精品,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相傳明代御膳房里有位廚師,在立春吃春餅的日子里,做了一種細如發絲的面條,宛如龍須,皇帝胃口大開,邊品嘗,邊贊賞,龍顏大悅,贊不絕口。從此,這種炸制的細點便成了一種非常時尚的點心。由于抻面的姿式,如氣壯山河一般,抻出的面細如發絲,猶如交織在一起的龍須,故名龍須面。1983年全國首屆烹飪技術比賽(全國名……[詳細] |
![]() | 天津特產—荸薺扁洋蔥,是天津農家優良品種,是天津的著名特產。管狀葉長40厘米,成株的功能葉有9~10枚,綠色,蠟粉多。鱗莖扁圓形,縱徑4.5厘米,橫徑7厘米,單球重100克以上。鱗莖外皮土黃色,肉質鱗片淡黃色,水分少,辣味重,耐貯藏,品質好。產量略低于大水桃。 特產文化:有關洋蔥的原產地說法很多,但多數認為洋蔥產于亞洲西南部中亞西亞、小亞西亞的伊朗、阿富汗的高原地區。洋蔥的起源已有50……[詳細] |
![]() | 天津著名的特種工藝品。已有300多年歷史,產品遠銷國外許多國家和地區。它做工精良。圖案優美,色澤光潤,具有濃厚的民族藝術風格。天津制毯藝人首創剪片和化學水洗的獨特工藝,使地毯“洗如錦緞,剪如浮云”,而且花紋凸出毯面,狀若浮雕,倍增藝術效果。品種有裁絨、膠背、提花、化纖、天然色、依束等地毯以及精檔藝術掛毯。從本世紀初以來,在國內外評比中。屢次奪魁或受獎,F天津一些地毯廠可供中外旅游者參觀、選購! [詳細] |
![]() | 岔房子山藥--2015年度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岔房子村農產品保鮮合作社在發展家庭保鮮庫、試種山藥新品種的基礎上,今年又按綠色食品種植要求,流轉了500畝土壤肥沃、土質優良、無工礦污染的土地,推廣種植了九金黃等優秀品種山藥。山藥種植過程中,該合作社采取“統一選購籽種、統一平整土地、統一打溝下種、統一指導管理”的生產模式,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檢測,達到了綠色食品要求,獲得了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詳細] |
![]() | 高麗銀魚,又名“炸銀魚”,是天津地區的傳統名菜。天津銀魚是渤海的特產之一,其體積大于太湖銀魚,色白如玉,肉嫩味鮮,四季不絕!督蜷T竹枝詞》中對它曾有贊美:“銀魚紹酒納于觴,味似黃瓜作湯,玉眼何如金眼貴,海河不如衛海強!泵鞒瘜m廷曾在天津設“高麗銀魚”最為著名。經油炸后的銀魚,食之清香可口,比氽湯列佳![詳細] |
![]() | 楊村糕干又名茯苓糕干,產于天津武清縣的楊村鎮?此瓢b簡單、用料普通、其貌不揚的小食。但1930年曾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楊村糕干以其特有的味道征服白皮膚黃頭發的老外們,榮獲“佳禾”銅質獎章,成為中國最早打入國際市場的小食品。1958年,周恩來總理在茶話會上用楊村糕干招待柬埔寨貴賓,西哈努克親王吃后贊不絕口,并高興地接受了禮品——楊村糕干,表示她的夫人一定喜歡。楊村糕干以精米、綿白糖為主要原料……[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