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端硯 ![]() ![]() 端硯與徽墨、湖筆、宣紙并稱“文房四寶”,在我國四大名硯中,端硯最為著名,它的石質堅實而潤滑,研出的墨汁細滑,書寫流暢不損毫,字跡顏色經久不變。 端硯石出產在肇慶(古稱端州)的爛柯山和北嶺山一帶,自唐朝初年開始生產,當時的端硯無圖案花紋裝飾,十分簡樸。據說到了唐中葉時,一名老硯工路經端溪,看見有兩只仙鶴落進溪水中再沒有起來,他張網撈捕,撈起了一塊石頭,石中有鶴鳴聲,他把石橇開,奇石一分為二……[詳細] |
![]() | 英石 ![]() 中國四大名石之一(英石) 英石是與太湖石、靈壁石、黃臘石并列的中國四大園林名石之一,它源于英德市區東北面25公里的英山山脈,故謂“英石”。英石是石灰巖經過千百年風化、沉積形成,玲瓏剔透、紋理錯落,具有“瘦、皺、漏、透”的特點。英山腳下的望埠鎮設有英石市場,為玩石愛好者服務![詳細] |
![]() | 郁南無核黃皮 ![]() ![]() 郁南無核黃皮原產于郁南縣建城鎮,現存二株母樹,樹齡已有100多年歷史,仍然生勢旺盛;掛果累累。郁南無核黃皮以其果大、肉厚、味美、無核的特點成為黃皮中的珍品,平均單果重12克,最大達29.3克;其果肉含可溶性固形物18.6%,國酸比為10.7:1,檸檬酸1.74%,每100克果汁含維生素c43.8毫克;無核率達95%以上,可食率79.4%,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廣泛用途。 品種保護郁南無核黃皮在196……[詳細] |
![]() | 四會沙糖桔 ![]() ![]() 沙糖桔最初產自四會市黃田鎮沙糖村,因而得名沙糖橘。地域范圍四會市行政區域內的龍莆鎮、地豆鎮、威整鎮、羅源鎮、逕口鎮、大沙鎮、東城街道、石狗鎮、黃田鎮、貞山街道、江谷鎮、下茆鎮、城中街道,共十三個鎮、街道 特定品質沙糖桔果實扁圓形,頂部有瘤狀突起,蒂臍端凹陷,色澤橙黃,裹壁薄,易剝離。果形指數0.78,單果重62—86克,可食率71%,可含溶性固形物11%,每100毫升含全糖10.55克,果酸0.3……[詳細] |
![]() | 新會陳皮 ![]() ![]() 新會陳皮:又名廣陳皮,為大紅柑(學名茶枝柑)的果皮,入藥已有700余年歷史!侗静菥V目》載:“柑皮紋粗,黃而厚,內多白膜,其味辛甘,······今天下以廣中(即今新會)采者為勝!鼻蹇滴酢侗静菖钤础芬嘤小敖燮た嘈翜責o毒,產粵東,新會,陳久者良”之述。質輕而柔軟,不易折斷,香氣特異,醇而濃郁,味甘涼香,微辛但不甚苦。新會著名特產——新會陳皮,是新會所產的大紅柑的干果皮。由于它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又是……[詳細] |
![]() | 梅州金柚 ![]() 梅州金柚品質優良,馳名中外。1987年被中央農業部評為優質水果;1988年被評為廣東省優稀水果;1990年被中央農業部評為“綠色食品”;1991年在全國“七五”星火計劃成果博覽會上榮獲金獎。梅州金柚的主產區梅縣,1994年被國家首批百家中國特產之鄉組委會命名為“中國金柚之鄉”稱號;1997年在第三屆中國農業博覽會上被評為名牌產品。梅州金柚遠銷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普遍得到較……[詳細] |
![]() | 德慶貢柑 ![]() ![]() 中國第一柑德慶貢柑,原產于廣東省德慶縣,其果色金黃,皮薄光滑,肉質脆嫩,爽口無渣,果汁豐富,清甜可口,香蜜濃郁,風味極佳。該果品營養豐富,富含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礦物質、有機酸等,秋冬季節極具消滯止渴作用,能有效補充人體所需的養分和水分,被水果業界推稱為當今健康時尚的水果新貴。德慶貢柑的歷史背景和由來歷史上,德慶貢柑栽培始于唐開元年間,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據載,宋紹興年間,宋高宗到德慶府……[詳細] |
![]() | 陽春春砂仁 ![]() 又名:土蜜砂。 產地:中國廣東陽春。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年,陽春縣蟠龍村附近的羊群拉痢死光了,唯獨蟠龍村安然無恙。人們感到很奇怪,便跟蹤這群羊,仔細觀察,發現這群羊天天路過金花坑畔,那里總是有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女孩等著這群羊,她撫摸著這群羊,并用坑邊的一種類似姜苗的植物喂飼它們,就好像寵愛她的寵物一樣。于是人們就尋找機會去查查看,那到底是什么植物。結果發現,這種植物根部結滿了果實,發出陣陣異香,采……[詳細] |
![]() | 肇慶裹蒸粽 ![]() 逢年過節端人素有喜食裹蒸的世習。肇慶裹蒸系粽子中的一種。用料包制特別。一般的粽子多用芒葉裹包,呈扭身四角形,而肇慶裹蒸,則用本地特有的冬葉、水草包裹,呈埃及金字塔形,每只重約0.5公斤。其料主要以糯米、脫衣綠豆、豬肉為主,或加以冬菇,臘腸、咸蛋等做餡料,取大缸用柴猛火煲7至8小時可食,熱食時清益撲鼻,入口松化爽滑甘香。( 肇慶)肇慶裹蒸產地范圍為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鼎湖區、高要市3個區市現轄行政區……[詳細] |
![]() | 徐聞良姜 ![]() 高良姜,別名小良姜,又名徐聞良姜,藥學名Alpiniaofficinarum Hance,為姜科植物,是一種熱帶多年生長的山姜屬食藥兼用的植物資源。追溯高良姜的歷史,高良姜始載于《名醫別錄》。因出于古高涼郡 (今廣東省湛江、茂名一帶) 故名高涼姜,后因諧音而訛稱為高良姜。高良姜在我國古代的諸多藥典如《本草綱目》及《中國藥典》均有記載。而在《圖經本草》中則對高良姜有更詳細的記載:“春生莖葉如姜苗而大……[詳細] |
![]() | 封開杏花雞 ![]() ![]() 封開杏花雞,產于肇慶市封開縣杏花、漁澇一帶。由于當地農民將其放養于溪邊竹林下,或山上松樹下,常以野草蟲蟻喂食,因此它有三大特點:兩細、三黃、兩短,即:頭細、骨細;嘴黃、毛黃、腳黃;身短、頸短。杏花雞肌肉豐滿,脂肪分布均勻,無論是白切或清蒸,都一樣嫩滑鮮甜,尤以白切最佳。因為杏花白切雞,是將雞宰好洗干凈后,置于攝氏90度微沸的開水中浸熟的,所以皮呈金黃色,油光閃亮,吃起來有清、鮮、甜、爽、骨香之感![詳細] |
![]() | 遲菜心 ![]() ![]() 增城遲菜心,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增城傳統的農家品種,種植歷史悠久,素有“菜心之王”的美譽。增城遲菜心為冬天種植和收成的蔬菜,經過90~120天才能收割,因其時至深冬才上市,比一般菜心要遲,所以稱為遲菜心。俗話說:“冬至到,菜心甜!捌焚|特性:葉片綠色或淺綠色,葉面皺或稍皺,背部葉脈明顯;葉柄白色或淡綠色;葉片、葉柄、菜薹披蠟質白色粉狀物;菜薹有溝紋,主薹長35厘米—45厘米、直徑2—3.3厘米,重約……[詳細] |
![]() | 中山脆肉鯇 ![]() 中山脆肉鯇,廣東省中山市地理標志產品。由于獨特的養殖環境和技術,脆肉鯇肉質結實、清爽、脆口,耐煮不爛、且肉味清香可口,屢獲榮譽,并遠銷港澳地區和南美部分國家。中山脆肉鯇的養殖經過了特殊過程。第一步是養魚苗,大約用一年時間養成半斤左右的小魚,再花一年時間就可以養成5至7斤重,此時,它和普通的鯇魚還沒有任何差別。但在第三年,如果在25°C以上的溫度條件下喂養蠶豆,鯇魚的肉就會慢慢變得脆起來。經過120……[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