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工
1. 工藝流程:原料→精選→清洗→浸泡→磨漿(三次)→蒸粉→一次晾曬→折疊→切粉→二次晾曬→扎粉→包裝→成品。
2. 工藝要求:
(1)原料精選:經多重工序剔除砂、稗、糠等雜質。
(2)清洗:用水淘洗。
(3)浸泡:將淘洗后的大米按60:100加水浸泡。春夏氣溫高時浸泡2至3小時;秋冬氣溫低時浸泡3至4小時?刂谱詈蠼频拇竺姿趾繛30%左右、手捻可碎為宜。
(4)磨漿:將浸制好的大米按2:1質量比例加水磨漿。將浸好的大米放入石磨中,邊淋水邊磨,經過3次磨漿。水要淋得均勻適當,將之磨成又稀又滑的粉漿。
(5)蒸粉與晾曬:在不銹鋼長方形粉盤底部和內側均勻涂上一層薄的食用植物油,將磨好的粉漿攪拌均勻后舀入盤子,粉漿厚度一般為0.5mm至1mm為宜。入蒸鍋用大火蒸2至3分鐘。出鍋冷卻后,把粉皮整張從盤子上脫模揭下,注意保持粉皮完整。將粉皮整齊平鋪,置于太陽下曬至八成干。
(6)折疊與切粉:將幾張粉皮疊放整齊,卷成筒狀,用刀切成均勻的截面為方型的粉絲。把切好的米粉絲抖動分開,但保持均勻的直條狀,不要讓粉絲相互纏繞。
(7)二次晾曬:切好的米粉絲在光照、通風良好的室外曬場晾曬及風干,干燥到米粉含水量不大于13%。
(8)扎粉:將直條狀的米粉絲等分成扎狀,注意每根粉絲要條理一致,每扎粉絲要外形均勻。用竹篾捆扎,每扎約125克。
(9)包裝與貯存:進行包裝,減少與外界空氣接觸。崗坪切粉要用專用成品庫存放。庫內保持通風,氣溫要控制在30℃以下。
三、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
項 目
要 求
色澤
具有本品種正常自然的色澤
氣味
具有崗坪切粉的固有氣味和風味,無異味
形態
呈細條狀,粗細大小均勻,表面光滑
口感
柔韌、不粘牙、不夾生、無牙磣
雜質
不得有正常視力可見外來雜質
2. 理化指標:
項 目
指 標
水分/(%)
≤13
斷條率/(%)
≤8
酸度/ot
≤2
復水率/(%)
≥150
3.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